肖立晟、崔曉敏(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全球宏觀室)
通脹已經正式進入上行通道。我們預計2020年12月CPI同比增速0.02%,環比上升0.55%,這事實上已經確認了2021年CPI的上行態勢,未來食品對CPI的貢獻將越來越小,非食品等核心CPI的貢獻會越來越大。預計2021年1、2月因為基期效應CPI為負數,3月轉正之後,將會進入持續上行通道,在2021年10月將會突破2%。
我們構建的CPI增速預測模型顯示,12月CPI同比上升0.02%,環比上升0.55%,在11月同比和環比雙雙負增長(同比-0.6%,環比-0.5%)的基礎上均轉正。CPI同比增速自7月以來呈現連續回落態勢,本月是首次回調,拐點已經正式確認。具體原因而言:一方面,臨近年底,需求回升帶動食品價格上漲,其中蔬菜、肉類、蛋類漲幅較大,水果漲幅較小。另一方面,盡管疫苗進展傳出利好消息,但受海外疫情仍在不斷發酵及國內多地出現散發病例的影響,消費品和服務的供給以及區域調配仍受限制(相對成本增加),進一步推升消費者價格。
CPI的預測可以分為食品和非食品兩個部分。對12月食品CPI環比增速的預測,主要參考商務部披露的11類農副產品的周度價格。對2021年1月及以後食品CPI環比增速的預測主要參考月度環比增速的曆史均值,同時對食品籃子中波動較大的豬肉和蛋類兩項采用領先指標進行供需加成。由於豬肉的需求較為穩定,豬肉價格的供需加成主要考慮12個月移動平均的能繁母豬存欄同比增速對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屠宰量同比增速的預測含義(前者領先後者6個月,可預測豬肉的供需情況),進而根據生豬屠宰量同比增速預測豬肉價格變化。蛋類價格增速加成則主要依據蛋料比價與盈虧平衡點的相對關系。當蛋料比價持續低於盈虧平衡點時,雞蛋生產商下調供應,蛋價回升動力增強;反之,當蛋料比價持續高於盈虧平衡點時,雞蛋生產商增加供應,蛋價回落壓力上升。
12月以及未來非食品環比增速預測,主要采取高頻+月度環比增速的曆史均值的方法。在非食品CPI中,車用燃料、水電燃料、中藥和通信工具四項價格環比增速的季節穩定性較差。當采用月均環比曆史均值時,還需采用高頻數據對這四項的價格增速進行修正。從曆史數據看,這四項價格走勢分別與柴油零售指導價格、柴油零售指導價格、中藥材價格指數和中關村電子產品價格走勢高度一致,而後四類價格可根據高頻價格進行跟蹤。我們采用截至12月30日的高頻數據對車用燃料、水電燃料、中藥和通信工具的月度環比增速進行修正。
對食品和非食品環比增速預測值加權平均可以獲得CPI環比增速預測值,進一步可以導出總體CPI同比增速。結果表明:12月CPI環比增速為0.55%,同比增速為0.02%。從變化趨勢看,自7月以來,CPI同比增速呈現連續回落態勢,12月是首次回調。從原因上看,12月CPI環比增長幾乎全部來自於來自食品拉動(見圖2),貢獻了0.43個百分點;從12月CPI同比增速看,食品和非食品的拉動作用大體相當。12月基於商務部農副產品周度價格預測的食品同比增速預計為0.66%,較11月上漲2.5個百分點。隨着需求回升,預計2021年CPI同比增速有望進入持續回升軌道,屆時CPI同比變化將由非食品主導。
|
圖1CPI同比增速預測(%) 注:圖中豎直虛線位置對應2020年11月,2020.12-2021.11為預測值。 |
圖2CPI食品和非食品拉動預測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