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國在海外多國設立孔子學院推銷軟實力,但芬蘭的赫爾辛基大學宣布與孔子學院結束合作,強調中文教學應該以研究為基礎。中國駐芬蘭大使館就關閉孔子學院一事和他們接洽,並希望校方能撤回最後決定。
芬蘭國家廣播公司(Yle)披露,赫爾辛基大學本周和校內專門傳授中文和中國文化的孔子學院結束合約關系。報道引述赫爾辛基大學副校長斯內爾曼(Hanna Snellman)表示,北京當局希望繼續補助這項計劃。
(來源:Yle)
斯內爾曼表示:“他們詢問我們是否考慮討論續約,但我們說我們不予考慮。”孔子學院和赫爾辛基大學的合約明年1月到期。實際上,芬蘭並不是唯一決定關閉孔子學院的國家。近年來,已有數十所西方大學懷疑孔子學院是宣傳機器,而關閉校園內的孔子學院。瑞典和丹麥也已經宣布,關閉境內的孔子學院。
斯內爾曼指出:“我們希望遴選我們自己的師資,自行聘任。我們也希望,中文的教學以研究為基礎。”斯內爾曼告訴芬蘭廣播公司,中國駐芬蘭大使館就關閉孔子學院一事和他們接洽,“他們希望孔子學院可以持續”。
關閉孔子學院意味着,赫爾辛基大學現在必須自行提供中文課程。斯內爾曼說,赫爾辛基大學已聘請兩位教授中文的教師。她進一步說明:“我們希望強化中文的技能,因為現在的需求比以往更強烈。”
赫爾辛基大學校內的孔子學院成立於2007年。根據合約,赫爾辛基大學負責遴選孔子學院的院長,並支付其薪資,中國政府則指派副院長,以及負責副院長和三名中文教師的薪資。
根據芬蘭國家廣播公司取得的資料顯示,赫爾辛基大學發現副院長的角色並非“學術性質”,並且和中國大使館的關系過於密切。
在歐洲國家中,英國也加入考慮關閉孔子學院的行列中。此前,超過20名跨黨派英國國會議員支持修法,要求與中國“孔子學院”合作的英國高等教育機構揭露相關金流和業務活動,並授權政府主管機關要求終止與孔子學院的合作或另擇合作單位。
擬議的外國資金報告門檻是7500英鎊,並豁免日本和澳大利亞等被列入學術技術批準計劃(ATAS)的國家,以及歐盟和北約國家,大學和學生社團還必須分享來自特定國家的海外資助詳細資料,若其資助途徑被認為對言論自由或學術自由構成風險,將面臨罰款或其他制裁。
提案人、保守黨籍英國國會外交委員會成員凱恩斯(Alicia Kearns)對孔子學院在英國華語教學中的作用感到擔憂。她說:“如今孔子學院正在破壞華語教育在英國的健全,我也擔心許多學術機構不願意正視教育正被用來當作武器,來對付我們。”
同時是國會“中國研究小組”共同主席的凱恩斯日前還向媒體透露,華語文與對中國的識讀能力十分重要。為避免相關機構假教學之名行散布政治宣傳之實,在孔子學院之外,英國應多方探索與其他教育夥伴的合作可能性,例如台灣。
英國境內總計至少有30所孔子學院,數量與其他國家相較可謂名列前茅,且持續新增,例如受政府資金支持的英格蘭“開放大學”(Open University)在5月啟動“全球第一所線上孔子學院”。
據該中國研究小組日前針對孔子學院發布研究報告指出,英國政府幾乎所有投入於華語文學習的資源都是設立於各校的孔子學院受惠。另外值得關注的是,隸屬於中國教育部的孔子學院總部“漢辦”近十年來,對英國各大學院校的孔子學院挹注約1500萬至3800萬英鎊。